永利官网

黄献文
职称:教授    所属部门:戏剧影视学系
详细介绍

基本信息:

姓    名:黄献文

职    称:教授

邮  箱: xwhuang2010@sina.com

所 属 系:戏剧与影视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个人简介: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,辗转于新闻宣传单位。1992年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。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,获文学博士学位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


研究领域:东方电影、中国现代话剧研究,中国现代文学


讲授课程:东方电影史、戏剧影视学术史


研究成果:主要著作、论文、编著及译著等:

著作:《沈从文创作新论》、《论新感觉派》、《东亚电影导论》、《时光的痕迹——戏剧、电影、文学评论》

论文:鲁迅研究:《夜半歌声——〈野草〉原型新解》(载《江汉大学学报》2008年第1期)

 

新感觉派研究:

1、《在新感觉的后面》(载《文艺理论研究》1998年第5期。

2、《论新感觉派的乡土传统情结》(载《福建论坛》1999年第5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2000年第1期转载)。

3、《新感觉研究述评》(载《海南师院学报》1998年第4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1999年第3期转载)。

4、《论新感觉派的边缘作家》(《重庆三峡大学学报》1998年第4期)

5、《风格即人——论施蛰存的性格、气质对其创作的影响》(载《上海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2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1999年第7期转载)

6、《没有家的感觉》(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1年第1期)。

7、《新感觉派的都市性定位》(载《中国文学研究》1998年第4期)。

8、《论穆时英创作中的“南北极”倾向》(载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05年第3期)

 

沈从文研究:

1、《清新、绮丽、隽永的文笔——沈从文作品的语言特色分析》,载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 1993年第1期

2、《论沈从文的家世对其创作道路的影响》(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》1996年第4期转载。原载《中南民院学报》1996年第1 期)

3、《抛物线——沈从文小说的结构模式》(《新华文摘》1997年第3期“论点摘编”转摘。原载《湖北民族学院》1996年第4期)

4、《暖色调的民俗风情画卷——沈从文作品艺术风格新析》(《中南民院学报》1994年第5期)

5、《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人物原型》(《中南民院学报》1995年第3期)

6、《沈从文语言的通感特色试析》(《吉首大学学报》1994年第1期)

7、《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》(《吉首大学学报》1997年第1 期)

8、《论沈从文的艺术感觉》(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3期)

 

戏剧:

1、《风格即人——论生活经历对洪深创作的影响》(《戏剧》1999年第4期)。

2、《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英雄美人情结》(《戏剧》2002年第6期)。

3、《论李健吾话剧创作的心路历程》(《戏剧艺术》2002年第3期)

4、《李健吾话剧研究述评》(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1期)

5、《论田汉的话剧创作》(《珞珈艺术评论》2005年第1期)

6、《论夏衍的话剧创作》(《剧作家》2006年第3期)

 

电影:

1、《论夏衍的电影创作》(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2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电影电视艺术研究》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)。

2、《对三十年代“软性电影论争”的重新检视》(《电影艺术》2002年第3期)

3、《论田汉电影中的女性崇拜倾向》(《电影艺术》2002年第6期)

4、《伊朗电影巡礼》(《电影艺术》2004年第4期)

5《新时期中国电影回眸》(《电影艺术》2004年第5期)

6、《“我的摄像机不撒谎”——论新生代电影的纪实性特征》(《长江学术》2007年第4期)

7、《“满映”、“满铁”纪录片概述》(美国《Journal of East Asian Libraries》2007年六月号。)

8、《30年来中国电影巡礼》(载冯天瑜主编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》丛书,     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)

9、《日本无声电影钩沉》(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3期)

10、《影像叙述中的知青与农民婚恋类型及文本差异探寻》(载2014年韩国《國際言語文學》第29号)

11、《论五十年代的日本电影》(载《影视戏剧评论》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版)

12、《论林权泽的电影》载《沟通、共融、发展——中韩影视研讨会塈韩国电影展论文集》(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)

13、《论知青影视创作的回归情结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人文社科2015年第2期。

14、《论知青影视的精神价值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5年3期。

15、《论返城知青影视中的爱恨情仇》,载《长江学术》2015年第3期。

16、《建军大业:主旋律电影的变奏与启示》,载《电影艺术》2017年第5期。

17、《孤儿救祖记》之前中国电影在南洋的传播(第二作者),载《当代电影》2018年第9期。

18、《中国电影路在何方?——基于中国电影现状的反思》,《湖北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2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电影电视艺术研究》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),

《中国社会科学网》2018年第8期全文转载。

《新华文摘》2018年第12期“论点摘编”。

2019年5月《新华文摘》2018年第16期电子版“读书与传媒”专栏全文转载。

19、《纸上电影——论早期古装类型片的“故事”新编(1926-1931年),载《江汉论坛》2021年第6期。

20、《在天堂的后面——伊朗儿童电影新探》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22年第6期。


科研项目:

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文学视域下的知青影视研究”,项目批准号为13BZW156


获奖情况:

1、《东亚电影导论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)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。教社科证字(2020)第0379号。

2、《东亚电影导论》(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)获2015年湖北省人文社科著作类三等奖,武汉大学2014年人文社科著作类一等奖。

3、《东方电影MOOC》获2020年“首批国家级一流本课课程”。

4、2015年获“宝钢优秀教师奖”。

5、获2015-2016学年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(专业理论课程类)。

6、2020年湖北省文联第11届“湖北文艺评论”一等奖。



上一条:彭万荣

下一条:孟 君